(照片翻攝)
【中華新聞報記者 夏翎/高雄報導】因莫拉克風災而受損嚴重的六龜區,新發至寶來溫泉段(高133線),道路沿線有四座橋梁嚴重損毀,當時由工務局新工處重建,除了已通車的寶來溪橋及新寶橋外,紅水仙橋重建也已完成首跨鋼拱橋吊裝,預計可於6月開放通車;另外位於不老溫泉區段120公尺長跨徑的新開橋也預計4月底前先行開放通車,讓市民往返六龜區寶來、不老溫泉的交通動線更為舒適、便捷。
六龜區擁有壯麗的山川美色,孕育出豐富的人文特色,如美崙山登山步道、彩蝶谷、寶來、不老溫泉風景區等,一直深受觀光客喜愛,但98年莫拉克風災後,六龜區寶來里至新發里(高133線)道路沿線的寶來溪橋、新開橋及新寶橋等悉遭沖毀,聯外道路中斷,當地觀光及產業受到很大的打擊。縣市合併後,市長重視各項災修重建工程進展,要求各項災修工程早日完成重建,讓居民可免再受洪汛斷路之苦。
目前興建中的紅水仙橋址上方原道路,因受莫拉克風災衍生土石流影響,沖毀一段約200公尺長道路,讓紅水仙坡地形成一處巨型侵蝕溝大坍方破壞。為避免原道路再重建仍有重複致災之虞,乃選擇在原災損下游地質條件較適宜的地方,新設一座雙跨鋼拱橋橫越崩坍區,跨距長度分別為70米及125米、橋寬9米,工程費2億2千多萬元,橋面並佈設雙車道。
紅水仙橋除考量傳統結構穩定安全、耐震的需求外;橋墩亦有特殊防撞鋼板包覆設置,避免橋址上方土石流或洪氾衝擊破壞;另外為避免橋梁基礎遭淘蝕破壞,也有加設穩固的樁基礎結構保護措施。紅水仙橋同時也結合了當地「情人樹」特殊地域意象,採雙拱肋大小兩跨鋼拱橋配置,狀似情侶相偎相依,深具美感,對應出六龜區的壯麗巍峨山麓景觀,形成一明亮點景效果。在工程團隊積極趕工下,首跨70米長鋼拱橋已經完成吊裝,並持續趕工進行第二跨鋼橋吊裝作業及其他土木工程。
紅水仙橋完成後,可提升六龜區新發至寶來溫泉區(高133線)道路服務水準,確保行車安全,同時兼具與周遭景觀呼應之功能,將六龜區彩蝶及寶來不老區溫泉的觀光資源串連,吸引觀光客源,促進整個六龜區觀光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