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高雄訊】高市府推動港灣等大型公共建設引入國外知名設計大師創意,確實打響高雄國際知名度,但市府也不忘如何將自有城市文化建築特色,透過高雄厝計畫的推動來為在地者找到新舞台。工務局近期舉辦高雄厝創意設計徵選,共計有233件作品提案,建築經營協會以民間社團力量舉辦高雄厝徵文活動,未來該局還會有符合在地特色的技術準則研擬、獎補助與認證機制的推動,預計以3年階段性推動高雄厝計畫。
工務局局長楊明州表示,高雄厝計畫是陳菊市長為發展高雄成為國際都會,提升高雄建築特色與內涵的重要政策,也是一場市民意識與環境共生的社會地景運動。該局並於日前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鄒經宇教授蒞臨演講,分享香港城市在高度國際化及複合化發展過程中,如何面對環境改造及高度密集居住社區更新等進行介紹,除對於「亞洲新灣區」開發引入國際級的建築創意外,高雄厝如何思考開發與周邊環境的對應融合,以及形塑在地文化及人文建築提供借鏡參考,鄒教授並表示願意以香港推動永續環境改造等技術面,與高雄市作更密切的雙城交流。
楊明州說,該局舉辦高雄厝創意設計活動參加踴躍,共計有來自全國16所大專院校科系及15組專業者等提案,共計有233件作品。其中更有來自韓國、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年輕學生提案,表示出大高雄是國際級的都會,在地球村關係密切的時代下,新的環境與城市議題是被世界所關注,也是一種經驗典範的國際交流。他表示,未來高雄厝整體計畫推動將會全面性,從產業界、學術界,甚至是社區到個人,都會有相關參與配套計畫,而第一期推動預計將從今(101)年起至後(103)年,讓推動國際化的高雄也同時兼備有在地內涵的新建築運動。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會長洪光佐表示,該會為推動城市景觀與人文關懷,突破過去傳統建築思維之限制,並探尋高雄市地區多元環境元素下,最能反應在地特色的建築形式與特色而舉辦高雄厝徵文比賽,這是民間自發性的活動,目前已截止收件,該會近日將會辦理評選,並且公開供各界閱讀品味,希望能激發出新的環境建築共識。
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處長黃志明說,高雄厝創意設計評選將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於六月五日舉行,預計篩選出30組優秀作品進入第二階段決選,屆時該局將分別通知入圍者,入圍者必須於約一個月內提交模型,該局日後會給予模型製作獎勵金,鼓勵各得獎者再接再厲完成第二階段作品提送,並將會舉辦頒獎典禮及作品公開展覽。
黃志明表示,高雄厝計畫需要各界參與推動,目前已著手研擬高雄厝興建及研究發展補助計畫,將鼓勵在地學校及年輕學子投入對高雄的研究,推動高雄厝學。同時也要實質支持在地建築師與空間規劃師,進行開發案更深入的環境調查與創意設計,補助開發案在符合高雄厝準則下新增防災、綠能與符合當地文化意象的細部設施等。
工務局表示,該局未來將招募培訓高雄厝空間設計師、研擬高雄厝品牌認證機制、舉辦相關社區工作坊、技術講座與座談會、舉行高雄厝綠建築大獎評選,並與高雄市建築師公會學術委員會、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等建立專案推動小組進行合作,並預計規劃於今年底舉辦高雄厝永續建築國際論壇,歡迎關心高雄建築發展市民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