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華新聞報 / 高雄訊】為研發對抗登革熱病媒蚊創新作法,高市府與衛生署、台大公衛學院共同研商「劍水蚤生物防治法」,利用劍水蚤捕食蚊子幼蟲孑孓的生物特性,進一步杜絕病媒蚊,目前已在壽山防疫站培育,未來將在地下室、水溝等積水處放養,這是繼大肚魚之後,又一利用生物特性,來防治登革熱的創新作為。
衛生局表示,時序轉入春夏,天氣也逐漸升溫,相關防疫工作不可懈怠,除了加強環境清掃及積水容器減量外,最重要是利用創新的方法防治登革熱。
衛生局與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共同研商「劍水蚤生物防治法」,利用劍水蚤捕食蚊子幼蟲孑孓的生物特性,藉此杜絕病媒蚊,已通過試驗階段,目前在壽山防疫站培育,未來將在地下室、水溝等積水處放養,希望能達到杜絕病媒蚊的成效。
高雄市政府今(12日)召開101年度第2次登革熱防治工作協調會,依本府衛生局資料,截至3月11日止,高市已連續5周無新增本土病例。
另外,高市上周新增一例境外移入病例,衛生局呼籲,由於東南亞、中南美洲地區登革熱疫情常年流行,境外移入病毒可能伺機入侵,返國民眾應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平時也應落實「巡、倒、清」等環境自我管理,清除居家積水容器孳生源。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