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記者夏翎/綜合報導】台灣時間2月26日10點35分,屏東縣霧台鄉發生深度20點4公里的芮氏規模6點1級地震。這次震央以屏東縣政府東偏北30點4公里處為中心點,地震時間長達一分鐘之久。10點41分,屏東縣政府東偏南方27點5公里處,再度發生芮氏規模4點1級餘震。這次地震,從台灣時間2月26日早上10點35分持續到下午4點25分,中間經歷大小餘震,地震威力影響範圍涵蓋全台。
雖然這次地震並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但時值二二八連假第二天,威力仍使高鐵及台鐵多班列車誤點,直到下午才陸續恢復正常。而地震當時,位於台東成功鎮的三仙台海邊,卻有一條活體鯨豚擱淺,以致傷重死亡。最後鯨屍被抬上車送往成功大學鯨豚研究中心,進一步解剖調查,做病理檢驗了解詳細死亡原因。
雖然台灣長年經歷大小地震不下於次,已讓國人習慣突如其來的天搖地動,但地震時,如何正確防護及逃生已成為所有人討論的焦點。
在這裡,中華新聞報提醒大家,台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每年大大小小地震數之不清。地震發生當時,多數人立刻想到的只是要如何找空曠地方躲避;但警告大家,最好的緊急應變方式不是馬上坐電梯逃往空曠處,因為倘若遇到芮氏規模5以上的地震,當整棟建築物都開始搖晃時,反而沒有多餘逃亡時間。在室內應先關閉煤氣,可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具旁或牆角、廚房、洗手間等承重牆較多、跨度較小的地方,注意避開外牆體等薄弱部位,並且可以使用枕頭、被子等物,或直接用雙手保護頭部,躲避在堅固的傢具旁。這樣的做法,能在建築物倒塌時提供一些空間。而對於規模較小地震,在傢具下則能防護掉落物。主震過後,應迅速撤至戶外,高樓層住戶當盡量避免乘坐電梯。在室外可跑向比較開闊的空曠地區躲避,避免聚集在高層建築及高壓電線下方。如在山區則需要注意山崩和落石,可尋找地勢較高處躲避。若位處地震央,又被地震埋在廢墟下的人員,若環境和體力許可,應設法逃生。如無力脫險自救,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