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陀紀念館山門啟鑰典禮  馬總統蒞臨現場剪綵 與中、外嘉賓一同祝賀
 

中華新聞報【記者馬源朝/高雄報導】

歷經10餘年建設的佛陀紀念館,從12月25日起一連8天舉行落成系列活動。昨天12月25日上午舉辦各展覽館啟用暨祝禱世界和平兩岸和合典禮。來自五大洲的各界人士與信眾逾10萬人齊聚菩提廣場,共同見證這歷史的一刻。

「佛陀紀念館山門啟鑰典禮」由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主持,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直排輪金龍隊表演「金龍獻瑞」,在鑼鼓喧天聲中進場。接著由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主法,大眾一起唱誦《爐香讚》,灑淨後舉行剪綵儀式,由星雲大師、佛光山護法信徒羅李阿昭、賴維正、劉忠明、西來大學校長吳欽杉一起剪綵。大師提到:「佛陀紀念館山門是通往信仰佛陀之路,能通到我們所希望的成功,能通往事業家庭一切順利。」
同一時間在菩提廣場上,也有民俗及陣頭表演,包括內門順賢宮陣頭、潮州福德祠鼓轎、高雄永春龍獅戰鼓團等,以及大慈育幼院鼓樂隊、佛光敦煌舞團。
薰壇灑淨後由大師、總統馬英九、國際佛光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佛教界高僧大德、各級政府長官、各界賢達一起剪綵,佛光山法師梵唄團唱誦《六塵供》。
馬總統認為佛教在台灣不只具有宗教意義,佛學與儒家、道家思想結合,提昇中華文化的高度。他觀察佛光山具有「行動入世化、管理企業化、信徒義工化、據點國際化」四項特色。他期許中華民國能成為「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者、文化交流推動者、中華文化領航者」。他提出星雲大師所說:「有了佛館,還要不斷努力,才能繼續享有福報。」符合西諺所說「天助自助」,稱許佛光山所教授的是「正信」的宗教,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四給、五和」與他治國理念不謀而合。
身為國際佛光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歡喜和大家一起見證歷史重要一刻,他表示,這是百萬信眾與大師本著「有佛法就有辦法」的願力,集合建築學界精英構思及宗教界不同意見,歷經10餘年才完成的寶地,不只是棟硬體建築,還表達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更多人體會佛陀慈悲、智慧,藉以淨化人心,提升社會品質。
鳳凰衛視劉長樂主席讚歎佛館氣象萬千,具有文化、教育、解慧、修持等功用的輝煌聖地,他稱許大師人間佛教的包容智慧,也衷心期盼:眾緣聚會,諸法升起,包容智慧,和諧共生。
遠見創辦人高希均稱許佛館落成是人間佛教光輝的一刻,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除了是座硬體建設,也是歷史、人心、教育、慈悲、智慧的軟體建設,走進佛館,感到時間感悠長,空間感生動,人間感細膩,是佛光山的新氣象,也是心靈的新地標。
星雲大師說明佛館是千家寺院,百萬信徒的力量建成,是屬於十方大眾的,他以「無我」的心情來建館。佛館用來彰顯佛陀慈悲智慧,具有歷史、文化、教育的意義,讓我們自己反省是否學習了佛陀和平、慈悲性格?和平是珍貴的,大師親歷戰爭的殘忍,非常希望建設和平的人間淨土。佛館除了貢獻給佛陀,也獻給全世界,需要大家共同護持,也願佛陀護佑大家。
心定法師帶領兩岸法師祈願祝禱後,各界贈送禮物給佛陀紀念館,由大師代表接受。有震旦行董事長陳永泰捐贈地宮文物及畫冊一萬本;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贈送聖嚴法師墨寶「人間淨土」,另有捐贈鑽石佛像、三寶繡像、富春山居圖等。
最後,佛光山叢林學院及中華佛光青年團一起歌詠<讚頌偉大佛陀>及<和諧>,歌聲繚繞現場,此時佛館上方氣球空飄,彩帶飛揚,和平鴿四處飛翔,將和平與慈悲從佛館帶往全球,開啟世界祥和的新氣象。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華新聞報 的頭像
    中華新聞報

    中華新聞報

    中華新聞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